
在线观看
倒序播放节点列表
天空23
演员表

职业:演员
姚晨
169cm
49kg
天秤座
中文名:姚晨外文名:Yao Chen别 名:大姚、微博女王...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
冯小刚
双鱼座
中文名:冯小刚外文名:Xiaogang Feng国 籍:中国祖 &nb...

职业:主持人,演员
许知远
天秤座
内详暂无简介...

职业:未知
金承志
内详暂无简介...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人
李安
170cm
64
天秤座
李安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高中原就读台南二中,后转学考进了台南第一志愿——台南一中(注:其父先后曾任两校校长)。对于读书,李安一点兴趣都没有,心里只想着当导演。大学考试落榜两次,后来准备专科考试,进了国立台湾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影剧...

职业:导演,演员
俞飞鸿
165cm
50kg
摩羯座
俞飞鸿,中国导演、演员。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妈妈毕业于浙江化工学院,家里没有一丁点文艺气息。可打儿时起,与此有关的任何机会,俞飞鸿都没有漏过。6岁被挑去学舞蹈,8岁第一次出演电影《竹》。剧组的人打趣说,当时她归道具组管,有她的戏时,道具组...

职业:演员
杨雪
杨雪,1980年10月16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99级,中国内地女演员。 2001年,出演都市爱情剧《非你不可》。2002年,主演TVB剧《血荐轩辕》。2003...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商人
贾樟柯
双子座
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商人,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7年,执导的剧情片...

职业: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
蔡澜
狮子座
蔡澜,广东潮州人,通晓潮州话、英语、粤语、普通话、日语、法语,新加坡出生曾留学日本,在香港发展事业,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商人,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1963年蔡澜到香港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

职业:演员其它
叶准
狮子座
叶准是咏春拳叶问宗师之子。 叶问1972年去世后,其子叶准、叶正继承父业,致力推广咏春拳术。 叶准在香港咏春体育会、沙田大会堂、香港城市大学...

职业:歌手
张楚
天蝎座
张楚(原名张红兵),1968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南浏阳,中国内地男歌手。 1987年张楚从陕西机械学院辍学,只身赴北京发展,组织了一个毒剌乐队并且开始创作歌曲,从此踏上音乐之...

职业:演员,编剧
罗振宇
内详暂无简介...

职业:编剧
白先勇
巨蟹座
内详暂无简介...
影片评论
相关影片
2016综艺台湾
更新20250319
2016综艺台湾
更新20250316
2016综艺中国大陆
更新至05集
2016综艺美国
更新第14集
2016综艺韩国
已完结
2016综艺中国大陆
完结
2016综艺中国大陆
完结
2016综艺中国大陆
特别篇
2016综艺中国大陆
更新至第14期
2016综艺中国大陆
完结
2016综艺中国大陆
25集全
2016综艺韩国
已完结
2016综艺中国大陆
完结
2016综艺中国大陆
完结
影评
理想与现实的交锋——许知远VS.罗振宇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2001年,许知远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那年他24岁,书名取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15年过去了,许知远不再年轻,但依然很忧伤,为自己,更为这个焦虑的社会。除了单向街,我对许知远了解甚少,既不知道他是北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也不了解他与《经济观察报》的渊源。当那个不修边幅、宅气中略带猥琐的男人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只知道无论从相貌还是内心,许知远都落后于这个时代很远。相比之下,罗振宇一贯的笑脸下暗藏的商人气质被衬托得淋漓尽致。刻意的寒暄,体贴地暖场,都是许知远做不来却自在其中的。许知远是傲慢的,文人穷酸式的傲慢。他热爱文字鄙视金钱,宁肯在回忆中孤独终老也不愿踏入时代的洪流。他嫉妒对面那个胖子的成功,却又瞧不起他身上沾染的铜臭味。生意是恶俗的,拿文化和知识做生意更是俗不可耐。许知远是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以前是,现在和以后也要是。于是,四十不惑的许知远依然保留着难得却又不合时宜的学生气。愤世嫉俗。顾影自怜。
罗胖也是傲慢的,一览众生小的有钱人的傲慢。有礼节,识大体,脸上保持着熟悉的笑盈盈,脑袋里却思忖着怎么从对面那个人身上捞点银子。罗胖丝毫不掩饰内心的私欲和功利心,于他而言,小到商业,大到人生,都不过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他追逐的是过程中的刺激和体验,绝不会傻到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普度众生。许知远和罗振宇的对话,更像是两个时代的交锋,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战。这不似普通的娱乐节目,巴不得闹出点动静来。看他二人的对话,心里是紧绷着的。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小情怀和大梦想,在他们的唇枪舌战中找寻未知的答案。我们想赢,却更怕输。
我多少有些文人气质,因此虽然欣赏罗胖,心里却是站在许知远这一边的。我希望他用那些沉淀的历史压倒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但他却在慷慨激昂的罗胖面前,落寞地吞一口红酒,苦笑着败下阵来。他说的话是那么不接地气,那么跟不上时代。幸好对面坐的是罗胖,这个生意人知道怎样取悦观众和迎合顾客。既然你花钱邀我访谈,我就对得起你付的报酬。面对许知远那些有去无回的发问,罗胖完全可以用一句“我记不清了”敷衍了事。但他没有,反倒像长者传道于孩童那般娓娓道来。这场对话完全是被受访者控制的——节目好不好看无关乎你问些什么,而取决于我想说什么。
罗胖在访谈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四十岁了,很多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能这么说无疑是一种幸运,这意味着他成为了找到人生目标的少数人。因此他焦虑、他狂奔,生怕被时代遗弃。当许知远随性地在录节目和喝咖啡之间犹疑时,罗胖却在全年无休地逼迫自己录制公众号每日推送的60秒语音。所以罗胖红了,简书、公众号上的日更写手红了。所以那么多人一面声讨鸡汤文,一面笔耕不辍地曲意逢迎。
知乎、豆瓣上的诟病愈多,罗辑思维偏偏越火。批判者可能是某个领域的精英,也可能是像许知远一样的愤青。可惜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小部分,他们代表不了大众,充其量只能代表自己。说得好听些,这些人的水平已经高于罗辑思维的目标人群,罗辑思维之于他们,大概就像百家讲坛之于历史系教授。但从社会角度来说,易中天、纪连海做出的贡献,远比那些埋在学问里的老学究大得多。以许知远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一边站在象牙塔上洋洋自得,一边望着山脚下的人群怒其不争。而罗胖却一边奋力地往上爬,一边将塔里的奇珍异宝掏出来往下扔。他得罪了塔里的人,想必不会有好下场。但罗胖既然有这胆识,就必定知道山下那片黑压压的人群,能在他掉下来时稳稳地托他一把。
许知远笃定地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为庸众感到可悲和哀婉。2010年,他用《庸众的胜利》一文批判韩寒的浅薄和民众的愚昧,期望用自己的公知身份去撼动些什么。他也曾试图站在塔顶把普罗众生拉上去,却从未想过像罗胖那般放低身段地“上学下渐”。许知远始终浸淫在那个“精英为王”的时代,知识决不能唾手可得,非要高高在上才能对得起精英的身份。他渴望看到社会整体里程碑式的提升,这种完美主义的想法并非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应该是有这种目标的,但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罗胖则在全社会的躁动中,敏锐地洞悉着大众的虚荣心理,通过“罗辑思维”让那些懒得读书的人拥有了炫耀的资本。他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渊博的,但他宁愿把自己放得很低。他自诩为书童,既甘心做知识的搬运工,也愿意成为逗引你入门的小丑。他巧妙地利用知识的不对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华丽变身为一个镜头前的信息中介。对于个人而言,他赚到了无知者的钱。对于社会来说,他拉动了知识的消费。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他无疑都是成功的。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社会的贫富差距被迅速拉大,我们一边顾影自怜,一边亦步亦趋地奋力追赶。罗胖乘着泰坦尼克号跳入了时代的洪流,难道那些声讨他的人,心中就不曾闪过一丝妒忌?罗胖很感谢他在《对话》栏目当制片人的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为他打开了上帝之眼。他的眼界宽了,格局大了,那些叽叽歪歪哼唱挽歌的人,已经小到他看不见了。
许知远在正式对话前,访谈了“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他讶异而不解地听那些九零后聊《奇葩说》和《偶滴个神啊》,终于还是狂妄不羁地用手机放了一首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之歌》。他就那么格格不入地存在于那群摆弄手机的年轻人当中,孤独得让人心酸。前段时间《百鸟朝凤》制片人下跪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个时代仿佛又要翻篇了。是不是有些珍贵的东西只适合怀念,许知远不知道,罗振宇知道。